作为一门学科,学前教育学在中国是外来的,而不是内发的。20世纪学前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从引进到本土化的过程。科学意义上的近代学前教育学是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启蒙、科学文化的发展、社会思想的进步、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外学前教育学的引进直接促成了学前教育学在中国的产生,学前教育学的引进时间可以以我国翻译的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的时间为依据,中国学前教育学的产生时间可以以我国编写的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的时间为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1901—1948年,我国共引进国外幼儿教育教材近30本,其中最早的应该是1908年4月—1909年3月在《直隶教育杂志》(1909年2月20日改名为《直隶教育官报》)连续刊载的美国柯裴克著、吕复译的《蒙学原理》,这是我国杂志和其他出版物所引进的关于学前教育学的第一本著作,因此,1908年可以被视为中国引进学前教育学的时间。
1901—1948年,国人撰写的关于幼儿教育学(幼稚教育)的著作共百余本,其中较早的几本是商务印书馆于1926年出版的陈华编写的《实际幼稚园学》、1927年出版的王骏声编的《幼稚园教育》以及中华书局于1928年出版的张宗麟著的《幼稚教育概论》,以此我们可初步确定学前教育学在中国的产生时间是1926—1928年。从时间上看,学前教育学在我国是先引进、后产生,说明从引进到本土化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