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条件极好,唐代史官队伍的素质也极佳。唐代史职很受尊崇,“得厕其流者,实一时之美事”[9]。唐政府对于史官的甄选非常重视,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颁发的《简择史官诏》,就提出史官必须“操履贞白”、“谠正有闻”、“业量该通”,也就是史德、史才兼备,“方堪此任”。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要任命蒋武为史馆修撰,“上重难其职,制未可下前,召见于延英殿”[10],可见皇帝对于史官选任是多么重视。唐代史官队伍有三个明显的特色:第一,膺任史职者大多为博通古今、饱学多识之士。如吴兢“励志强学、博通经史”,路隋“博涉史传”,韦述续修吴兢《国史》,“文事简约,萧颖士以为谯周、陈寿之流”,其他如徐坚、刘知几、韩愈、沈既济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第二,尊尚“不虚美、不隐恶、据事直书”的优良史风。长孙无忌、敬播等撰《太宗实录》,颇多详直,刘知几《史通》更高标“彰善扬恶,不避强御”,很受当时人推崇,徐坚读后,感叹“为史职者宜置此座右也”[11]。尽管唐代史官不见得人人都具备这样的史德,但如果实录直书形成一种风气,成为史家的信条,则对少数爱憎以私、曲笔饰非之辈还是有一定制约力的。第三,重视家学传统。如蒋氏一门,从蒋武起,“世以儒史称”,“与柳氏、沈氏父子相继修国史实录,时推良史,京师云《蒋氏日历》,士族靡不家藏”[12]。其他如刘知几一门,令狐德棻一门,几代都有以史职显名于世者。家学相沿,史家的修养一般都较好,有利于史官队伍素质的提高。后人对于唐代史家的评价也很高,清人赵翼在论及《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时说:“旧时史官本皆名手,故各传有极工者”,又说“如《郭子仪传》,乃裴垍所修,首尾整洁,无一酿词。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于文学也”[13]。虽然唐代史官队伍中不乏尸位素餐、平庸无能之辈,但就其主体来说,素质还是优良的。
相关影视:有没有在线观看最新电影网站 迅雷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