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认为齐如此富足,他要做的都做了,怎么夫子还说他不肯为呢?于是反问道:“请问夫子,不肯为与不能为,二者之问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回答说:“如果叫一个人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他说不能,的确是他不能为。如果让他为长者鞠躬施礼,他说不能,那是不肯为。如果陛下能施仁政于民,以齐国当前的国力和所处的政治环境,统一天下,并不像挟泰山以跨过北海那一类,而是属于向长者鞠躬施礼这一类。”
接着他又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了。《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进而推广到封邑和国家。’也就是只要将善行扩大到其他方面就行了。由此由近及远地将恩泽推广开去,就足以让天下安定了。
现在大王的恩德已经施行到动物身上来了,百姓却没有得着好处,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初见齐宣王的对话,时而一针见血,直陈利害,时而委婉设喻,循循善诱,旨在给齐宣王以鼓励和信心,所以齐宣王最后表示愿意尝试一下。
就是这样的承诺,让孟子对齐宣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其实,孟子并不是看不到齐宣王与自己思想之间的距离,他们二者,一个是着眼于民众的长远利益,一是为了实现称霸天下的个人大欲,出发点就不一样,但像孟子这样的儒士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成为尧或是舜,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君王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变得像尧舜一样,然后通过他们去施行仁政,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