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安徒生听说梅斯林主任也是一个诗人,心中窃喜,以为肯定有很多共同语言,所以第一次见面时,就带去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剧本《阿芙索尔》,希望朗诵给主任听。没有想到,梅斯林主任严厉地批评他:
“够了!收起你的东西吧。到我这里来是学习的,不是搞创作。你不要忘了你对柯林教授的承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听见了吗?”
“那课余时间呢?我想在课余时间……”
“在这里没有什么课余时间,”没等安徒生说完,梅斯林主任近乎粗暴地打断了他,“什么时间也不行。你要彻底打消那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我再说一遍,你得来的学习机会很不容易,不要把宝贵的时间用来写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让关心你的人失望。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一旦发现你不专心学习,我不会饶你的!”
安徒生吓呆了。他没有一点解释与争取的余地。他别无选择,只有服从。从这时起,安徒生心里就滋生了对梅斯林主任的畏惧与敌视的情绪。
因为基础太差,安徒生被分到中学二年级,和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在一起上课。“高个子安徒生”被人奚落为“一截两半,够上做两个学生的材料”。教会学校是富人的学校,来自贫民窟的安徒生一点也不懂得上流社会的礼节,被同学们嘲笑为“乡巴佬”。不过,“见过世面”的安徒生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他学习勤奋,为人宽厚,诚实坦率,即使受到委屈也不向老师打小报告。更重要的,他能讲很多有趣的故事,而且从不掩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不懂就问。这样,安徒生很快博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和同情。一开始,安徒生站在地图前,连哥本哈根在哪里,也指不出来。而希腊语、数学等课程对他来说,都是新东西。但他拼命学习,惟恐自己努力不够,对不起所有关心他的人。很多个夜晚,当瞌睡向他袭来时,他就用冷水洗头,或者一个人到外面跑步,直到清醒过来,再继续学习。果然,一份辛劳一份收获。一年后,安徒生以令人羡慕的成绩升入三年级——除希腊文“良好”外,其余各科都是“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