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艺术中心马图拉城位于北方邦的亚穆纳河(Yamuna)畔,这里的佛像极富个性。石刻工匠们在当地特有的红色砂岩上雕刻出一种新颖大胆的佛像:一人盘腿打坐,脚心向上[115]。这一独特的形象源于冥想姿势“耆那”(jinas),也就是耆那教的圣人,他们要么摆出“抛弃身体”的姿势,要么盘腿坐下,摆出冥想的姿态。对耆那教或佛教的工匠而言,塑造这样的姿势首先应基于直接观察,反复尝试并纠正错误,还必须理解瑜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马图拉的佛像有着宽阔的胸膛,表明他们不断练习瑜伽呼吸术,吸纳生命原力,变成了肩膀宽阔有力的超级英雄。
现存最伟大的马图拉佛像之一有着典型的丰满圆润的外形,比清冷的犍陀罗佛像更肉感迷人。他目视前方,双眼圆睁,带着一种生动的喜悦之情,甚至还有些调皮——他期待的正是我们的救赎。他外放的性格让人想起较早期阿育王时代的雕刻,将佛法传遍王国各地,将心灵自由的消息传到全世界[116]。犍陀罗地处北方,气候寒冷,这里的佛像穿着像古罗马宽外袍那样的厚重长袍;而马图拉的佛像穿着透明的“裹裙”(dhoti),所以看起来几乎赤身裸体,表现的也是一位受人爱戴的神灵。这些佛像距离当初那些清心寡欲的古老传统,无论是印度冥想、悉达多的贫困,还是阿育王的石柱,都已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