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世纪起,西罗马帝国发生经济危机、奴隶制陷入绝境,拜占庭帝国的经济依然繁荣。原来,拜占庭的奴隶制经济不像西罗马帝国那样发展,主要劳动者是隶农,奴隶劳动在生产中不占支配地位。一部分奴隶也分得一小块土地,可以独立经营,其地位接近于隶农。在埃及、叙利亚和巴尔干半岛还残留着一定数量的自由农民。凡此种种,缓和了奴隶制的危机。埃及、小亚细亚和色雷斯是帝国的谷仓,主要生产谷物、水果、亚麻、甘蔗和制造纸草用的芦苇,有些产品除供应本国需要外,还出口国外。拜占庭的城市和工商业十分繁荣。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最大的城市,有人口约80万,富甲欧洲。它的地理位置优越,扼黑海、地中海和东西方贸易的要冲,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金桥”。东方的丝绸、香料和珠宝,北方斯拉夫人的毛皮、蜂蜡和琥珀,埃及的粮食、甘蔗和纸草,都在这里集散。君士坦丁堡的手工业以丝织、武器制造和生产金银餐具器皿著称,主要供统治阶级享受,且由国家垄断,私人不得经营。叙利亚的安条克和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也是著名的工商业中心。
农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繁荣,使拜占庭帝国有可靠的财政来源,能够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众多的军队,顶住日耳曼人和匈奴人的袭击以及国内人民起义的双重打击,暂时渡过难关、偏安东南,并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继续存在了近千年之久。